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商概09-03企業倫理

9-3.1企業中不道德(Immoral)行為對經營的影響

涵義

不道德是不正當、不好的行為或品性。

不道德

行為

缺乏敬業精神

違反雇傭關係的契約,未盡工作職責。

侵占公司資源

利用職務,公器私用,侵占公司資產。

貪圖私利

為私利而做出不道德的行為。

欺騙消費者

消費者交易時,為求業績展現,利用欺騙促成交易,圖利個人。

賄賂

在商業活動中,以賄賂的手法為公司或個人獲取不當的利益。

影響

不道德行為不僅危害消費大眾,更傷害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9-3.2企業的倫理規範

意義

倫理

(Ethic)

Frankena(1963):倫理是一個社會的道德規範系統,賦予人們在動機上或行為上的是非善惡判斷基準。

企業倫理

(企業道德)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遵守的行為規範或道德標準。而倫理正是調節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組織與組織、組織與社會等各種關係的行為規範。

企業倫理規範

將企業應遵守的道德,以文字清楚描述為遵循準則。

內容

內部

倫理

員工倫理

1.提供員工合理的工作條件。

2.給予員工教育訓練,提升工作技能與知識。

3.依員工能力與貢獻,給予公平的報酬與升遷。

4.妥善處理員工問題。

股東倫理

1.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

2.經營合乎法律與道德規範,以維護股東權益。

3.即時提供正確的營運資訊,使股東掌握經營概況。

經營倫理

企業責任依序為:經營責任優於法律責任、倫理責任以及公益責任。

1.堅持企業良心,建立企業文化。

2.維護互信和諧的勞資關係。

3.確保企業正常營運,降低風險。

外部

倫理

對消費者

1.核心精神: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以誠信原則,提供消費者所需商品與服務。

3.重視消費者意見,積極解決問題。

對供應商

1.遵守契約,在互信基礎下創造雙贏。

2.選擇善盡社會責任的供應商合作。

對競爭者

不惡意削價競爭、散播不實謠言、惡性挖角、竊取商業機密、侵權,以維護公平競爭的環境。

對社會

1.企業與社會息息相關,企業無法脫離社會而獨立運作。

2.參與社區活動,促進社區發展。

3.重視社會公益,回饋社會。

4.謀求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追求永續經營。

功能

1.協助員工工作有所依循,互助合作。

2.促使企業照顧員工福利,增進勞資關係和諧。

3.帶動同業間維持公平競爭,建立商場的良性關係。

4.使企業成員遵行規範守則,獲得商譽,達成經營利益。

5.促使企業對環境維護,實行環保概念,善盡企業責任。

6.協助社會秩序的規範,發揮維繫社會安定的功能。

行為

衡量

1.公義

2.正直

3.專業態度

4.價值觀

5.忠誠

主要

措施

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倫理建設的第一步,也是企業長期發展策略的一項。

建立倫理型組織

道德責任者是企業進行日常道德管理、預防和控制危機事件的責任人。

領導者以身作則

領導者在企業倫理管理中應充當倡導者、實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執行倫理道德教育

倫理管理不是少數管理者的事,而是與全體員工相關,須重視對全體員工的道德培養。

 

9-3.3天下企業公民獎:以四大面向評選台灣最佳企業公民。

面向

公司治理

衡量董事會的獨立性及公司的透明度。

企業承諾

包含對消費者的承諾,對員工的培育照顧、和對創新研發的投入。

社會參與

衡量企業是否長期投入特定議題、並發揮影響力。

環境保護

調查企業在環保及節能上是否具有具體目標與作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